9月17日下午,16877太阳集团罗兰秋教授开展了以《最后的影戏:成都皮影传播现象研究》为主题的线上周末系列讲座。此次“线上周末系列讲座”是为了进一步丰富疫情期间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而开展的线上学术活动。罗兰秋教授把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向全校师生进行了充分的展示,为师生们开启了一段别开生面的皮影艺术与学术之旅。
讲座伊始,罗老师在一面白墙上完成了一段短暂却精彩的皮影表演,皮影人物的动作配合着音乐的展现显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虽然是在线上进行,但同学们的互动非常热烈,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对于皮影的好奇心与兴趣。
随后,罗老师介绍了自己与成都皮影的邂逅,她从2006年便开始研究成都皮影,在此期间拜访了多位皮影表演艺术家。同时,在太阳成集团成立了皮影社团,并且积极地开展了各项活动和演出。
接下来,罗老师从皮影的制作与取材、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丰富的人物形象、表演方式以及未来展望等多个维度系统地为师生们介绍了成都皮影。让同学们了解到皮影最初是由驴皮所制作的,而后由于制作的困难性变成了塑料制品。同时,罗教授还将成都皮影的特点与其他地区皮影进行了对比讲解,比如成都皮影人物的眉眼、额头、尺寸大小等特征与其他地区皮影的差异。成都皮影之所以叫大皮影,是因为其体形一般在50厘米以上,甚至高达1米。而其他地区的皮影则只有二三十厘米,这也造就了成都皮影表演的灵活性和丰富性。与此同时,罗老师还将许多成都方言与成都皮影的历史结合在一起,内容丰富且有趣,让师生们感受到了成都皮影的独特魅力。
最后,在师生互动提问环节中,同学们主动提问,积极互动。罗老师的回答让很多同学对成都皮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些同学甚至提出希望在校内推广皮影戏,让更多的同学去领略这门艺术的风采。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落下帷幕,通过罗老师的精彩讲解和耐心答疑,师生们开阔了视野,收获了皮影艺术的知识,激发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顺利结束。
撰稿人:李河霈
通讯员:尹晓丹
审核人:傅皓